网站首页 | 男科 | 妇科 | 肿瘤 | 神经 | 肛肠 | 白癜风 | 肝病 | 骨科 | 心血管 | 耳鼻喉 | 整形 | 肾病 | 眼科 | 性病 | 牛皮癣 | 风湿科

登录 | 注册

投诉

如果您发现违背“求医网”运营原则的内容和用户,请告诉我们。

投诉类型:
  • 恶意灌水
  • 反动内容
  • 色情内容
  • 暴力内容
  • 广告内容
  • 答非所问
  • 其他
投诉理由:

提交投诉

我有更好的答案

请输入您的回答内容
提交

提交成功

铅中毒的原因?

| 0岁 | 分类:铅中毒 | 1人回复 | 2015-04-13

病情描述:

上个星期和孩子回老家做汽车下车的时候孩子就有点呼吸困难我原来以为是坐车引起的第二天早上也是这个情况听朋友说是铅中毒我想问问大夫铅中毒的原因?同时注意少生气,保持情绪稳定、活泼开朗的心情,应远离各种不良的心理刺激。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我有更好的答案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幺远

幺远主任医师

病情分析:铅中毒就是儿童血液中含有的铅超过了国际优秀机构规定的量,超过越多,铅中毒程度越重。吃猕猴桃有助于宝宝降铅,如果严重的话,可以喝一种专治铅高的口服液,千果花。宝宝铅高查原因最重要,避免恶性反复。注意清洁有色掉漆的玩具,少接触地面尘土,不要常在公路边走动,车尾气铅高,还有新装修的家具,严重掉色的衣服,这些都有可能是铅高的原因。周围环境中的铅主要有几个来源:1、汽车尾气和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2、周围环境和用具上的油漆;3、含铅量高的食品。无铅汽油只是汽油里的含铅量降低了,实际汽车尾气中还是含有大量的铅。儿童大多是通过口和鼻两种渠道摄入铅的,预防铅中毒也应从这两方面着手。从日常生活着手有许多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1、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特别是要养成婴幼儿不吸吮手指、不将异物放入口中和吃东西前洗手的习惯,因为尘土中和孩子的玩具和用具(如铅笔)涂的油漆里含有大量的铅。2、让婴幼儿远离成人化妆品,要注意防止食品包装袋上的图案与食品直接接触,不要为婴幼儿选择内饰有花纹的碗和瓷杯,不要在家中用油漆美化墙壁。由于铅的上色性非常好,许多化妆品(如口红、染发剂)、印刷品(尤其是彩色油墨)和绘有彩色花纹的陶瓷含有大量的铅。儿童会通过食入漆屑而摄入过量的铅。美国的调查表明,这是某些幼儿血铅过高的原因之一,所以,1991年美国国会曾拨款10亿美元,用来清除室内墙壁上的油漆。3、不要带着婴幼儿在交通繁忙区和工业生产区玩耍和长时间逗留。许多家长喜欢带着孩子或用小推车推着孩子在马路边遛弯儿,专家告诫家长这非常不可取:这无异于推着一台吸尘器。汽车行驶中排出的尾气使得道路两旁,尤其是1米以下的空气和灰尘中含有大量的铅。4、不要给孩子吃含铅量高的食品,如松花蛋和爆米花,水果要削皮后再吃。用传统方法生产的松花蛋含铅量非常高,即使只给孩子吃1/8个松花蛋,就使铅摄入量超过2岁儿童每天允许摄入量的5倍。由于铅的柔韧、光滑和抗腐蚀等良好的物理特性,人们大多采用铅制品来密封制作爆米花的容器。铅的熔点很低,在加热的过程中有大量的铅进入到爆米花中。目前国际上将儿童铅中毒分为五级:Ⅰ级:血铅<10?g/dl,相对安全(已有胚胎发育毒性,孕妇易流产);Ⅱ级:血铅10-19?g/dl,积压红素代谢受影响,神经传导速度下降;Ⅲ级:血铅20-44?g/dl,铁、锌、钙代谢受影响,出现缺钙、缺锌、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可有免疫力低下、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智商水平下降或体格生长迟缓等症状;Ⅳ级:血铅45-69?g/dl,可出现性格多变、易激怒、多动症、攻击性行为、运动失调、视力下降、不明原因腹痛、贫血和心律失常等中毒症状;Ⅴ级:血铅≥70?g/dl,可导致肾功能损害、铅性脑病(关痛、惊厥、昏迷等)甚至死亡。铅是一种神经毒性的重金属元素,对人体无任何生理功用。当体内铅达一定水平时,就会危害机体健康。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婴儿,对铅的毒性特别敏感。铅能对婴儿的体格生长、学习记忆能力和听力产生不利影响。当血铅水平大于或等于10微克/分升时,不管是否伴有相应的临床症状,体征或其他血液生长变化,均可诊断为婴儿铅中毒铅中毒表现为四肢无力、腹痛、口有金属味、食欲差、恶心、呕吐、肝脏肿大,重者可出现头痛抽搐、昏迷.呼吸麻痹、腕下垂。铅污染受害最大的是婴儿和孕妇。因为婴儿脏器的防护结构尚未发育完善,无法抵御铅的冲击;婴儿肠胃对铅的吸收率也较成人高5~8倍;婴儿的肾脏不像成人那样,对铅能进行有效的排泄,所以铅在婴儿体内的滞留时间要比成人长5倍。另一方面,通过胎盘,母亲血液中的铅可传到胎儿血液和胎儿脑部。慢性的低水平的铅危害不但影响婴儿的智力发育,还影响学习行为和听觉等多方面的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且其影响可能是长远的。医学研究发现,铅对婴儿的神经毒性还与血脑屏障性能不完善有关。铅的神经毒性主要影响大脑皮层、轴突、树突和突触的形成,这种改变在海马回特别明显,海马回是控制学习和记忆活动的中枢。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我们的人体,除了通常所说的“病从口入”之外,有些含铅的化合物还可以通过呼吸和皮肤渗透进入人体。有关研究发现,在排除了智力因素等影响之后,婴儿及幼年时期铅水平大于20毫克/千克者在读小学时辍学的可能性要大7.4倍;词汇量较小,存在阅读困难的可能性要大5.8倍;其他一些与学习能力密切相关的方面,如眼手协调能力以及对刺激的反应速度均较差。铅不仅会破坏血色素红细胞的合成,影响红细胞的寿命,造成缺铁性贫血的“假象”,还会进入中枢神经,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血铅每上升10微克,智商素质就会减少6~7分。根据近十年来国内11省市的18项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城市工业区婴儿血铅平均水平多在20~40微克/分升之间,婴儿铅中毒的流行率在85%以上,远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即使在没有明显工业污染的普通市区,婴儿的血铅水平也在10微克/分升左右,特别是大城市婴儿的血铅水平更是不容乐观。比如,上海地区有37.8%的婴儿血铅水平为10微克/分升,而北京市则高达68.7%。如果你的孩子出现了一些异常行为,或许医生会建议你去查一查血铅情况。在医院,医生通过抽血对孩子进行筛查,一般费用在20~30元左右,3天左右就可以知道孩子的血铅含量。怎样预防婴儿铅中毒少去车多拥挤的场所,如马路两旁;少去铅污染地区,如电池厂、油漆厂附近。不吃含铅食品,如含铅皮蛋、爆米花及有色素的食物。防止蛋白质,钙、铁、锌的缺乏,因为微量元素的缺乏可增加肠道对铅的吸收,使血铅水平增高。生活在铅污染严重地区的孕妇,应定期测定血铅。多吃能驱铅的食物,如牛奶。牛奶中所含的蛋白质能与铅结合成一种不溶性化合物且阻止铅的吸收,牛奶中所含的钙可使已沉着于骨骼上的铅置换出来而随尿排掉。除牛奶外,以下食品亦有驱铅作用:海带:海带所含成分能促进体内铅的排泄,且能防止便秘。胡萝卜:胡萝卜内含大量果胶,可减轻铅在体内的毒性,减少铅的吸收,防止铅中毒引起的便秘。虾皮:虾皮钙含量较高,常食虾皮可减轻铅中毒症状,且加速铅的排泄。茶叶:茶叶中含有凝酸等物质,它能与侵入体内的铅结合成可溶性物质,随尿排出。大蒜及**:这两种物质中含硫量较高,有化解铅毒之功用。1.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人体内过量的铅能影响蛋白质的代谢,引起体重减轻。人体蛋白质摄入量若不足,可使组织中铅蓄积量明显上升。若增加蛋白质及常规药物等含硫常规药物的摄入量,可以有效地阻抑和减轻铅中毒症状。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牛奶、**、鹌鹑蛋、牛肉、豆制品等。如果想效果好一点,可以尝试生命阳光牛初乳等功能性乳制品。2.含钙高的食物。铅与钙在体内的代谢过程相似,服食含钙高的食物可防治铅蓄积。含钙较丰富的食物有:虾皮(每500克虾皮的含钙量高达250克)、奶类、豆类及其制品、蟹、芝麻、荠菜、芹菜叶、萝卜叶、莴苣叶、杏仁、瓜子、合桃仁、柑桔、马铃薯、骨头汤(加少量醋同煮,有利于钙溶出)。3.含铁丰富的食物。补充铁可减少铅在人体内蓄积,并可预防铅中毒所致的贫血(因为铁缺乏会增加铅的吸收)。含铁丰富的食物有:猪血、猪肝、猪腰、黑木耳、红枣、蛋、紫萝卜、芹菜、胡萝卜、西红柿、山楂、桃子、草莓、桂圆等。维生素C也能促进铁的吸收。此外,茶叶含常规药物等物质,能与体内的铅结合成可溶性物质,并随尿液排出体外;大蒜有化解铅毒的作用。

本回答来自: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向TA提问 投诉  |  2015-04-13

查看更多关于“铅中毒的原因?”的相关常识>>

内 科
呼吸科 普通内科 消化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心血管科 神经科 感染科 风湿免疫科
外 科
胸外科 普通外科 泌尿科 心外科 血管科 乳腺科 肝胆科 肛肠科 神经脑外科
妇产科
人流 盆腔炎 妇科炎症 宫颈糜烂 月经不调 女性不孕 子宫肌瘤 卵巢囊肿 外阴白斑
儿 科
多动症 手足口病 小儿腹泻 小儿脑瘫 小儿普外 小儿口吃 小儿肥胖 小儿遗尿 小儿眼科
其他科
骨科 男科 五官科 口腔科 皮肤性病 中医科 肿瘤科 精神科 整形美容
男 性
阳痿 早泄 男性不育 前列腺痛 性交障碍 包皮过长 包皮包茎 尖锐湿疣 生殖器疱疹
女 性
乳腺癌 乳腺炎 女性不孕 月经不调 宫颈糜烂 乳腺增生 外阴白斑 卵巢囊肿 子宫肌瘤
老人
中风 痛风 类风湿 冠心病 类风湿 脑梗塞 脑积水 股骨头坏死 风湿性关节炎
儿 童
胎记 湿疹 多动症 性早熟 手足口病 小儿肥胖 小儿风湿 小儿癫痫 小儿脑瘫
职业病
失眠 胃炎 痔疮 头痛 腰椎病 强迫症 焦虑症 近视眼 颈椎病
头 部
鼻塞 流鼻血 眼充血 牙龈出血 甲状腺肿 喉头水肿 眼睑浮肿 口眼歪斜 脑干出血
胸 部
咳嗽 胸闷 心悸 心率不齐 肺纤维化 呼吸急促 乳头发炎 乳房胀痛 乳房肿块
腹 部
胃痛 肝肿大 肠痉挛 食欲不振 胃酸过多 消化不良 下腹坠痛 上腹不适 腹部肿块
上 肢
手麻 手抽筋 手脱皮 上肢无力 腕部疼痛 肩关节痛 肩膀酸疼 两手颤抖 手脚冰凉
下 肢
脚臭 足癣 足跟痛 小腿酸痛 小腿水肿 X型腿 O型腿 膝盖扭伤 下蹲困难
内 科
哮喘 胃炎 厌食症 尿毒症 脂肪肝 肝硬化 羊癫疯 支气管炎 强直性脊柱炎
外 科
气胸 脑中风 脉管炎 胆结石 结肠炎 脑积水 胰腺炎 静脉曲张 乳腺增生
妇产科
人流 绝经 妊高症 羊水穿刺 女性不孕 宫颈糜烂 月经不调 阴道痉挛 外阴白斑
儿 科
性早熟 佝偻病 手足口病 小儿脑瘫 小儿肥胖 小儿弱智 小儿癫痫 儿童心理 小儿中耳炎
其他科
骨科 男科 五官科 口腔科 皮肤科 中医科 肿瘤科 传染科 精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