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
涂肇中主任医师
病情分析:病情分析:异位胰腺(HeterotopicPacreas)亦称迷走胰腺(AberratPacreas)或副胰(AccessoryPacreas),凡在胰腺本身以外生长的,与正常胰腺组织既无解剖上的联系,又无血管联系的孤立的胰腺组织,均称为异位胰腺.属于一种先天性畸形.本病由吉恩-舒尔茨(Jea-Schultz)于1727年首次报道.其确切发病率国内外无文献报道,在尸体解剖中发现率为0.11~0.21%,男女之比约为3∶1.丁士海等综合国内文献报道,本病的发病年龄最小5岁,最大61岁,平均34.9±1.7岁,男女之比为4.3∶1.异位胰腺的发生原因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在人胚的第6~7周时,当背侧和腹侧胰始基随着原肠上段旋转融合过程中,如果有一个或几个胰始基细胞停留在原肠壁内,由于原肠纵行生长而可将胰始基带走.背侧胰胎基产生的细胞组织,将被带到胃;腹侧胰始基产生者则被带到空肠,成为异位胰腺.如果胰始基伸入胃肠壁,胆系,网膜甚至脾脏,就会在这些器官中出现胰腺组织,也为异位胰腺.1.梗阻型生长于消化道的异位胰腺,可引起所在器官的压迫或狭窄而出现梗阻症状.如位于胃窦部可引起幽门梗阻;位于乏特氏壶腹部可引起胆道梗阻;位于肠道可引起肠梗阻或肠套叠等.2.出血型异位胰腺易引起消化道出血,其原因可能系异位胰腺周围胃肠道粘膜充血,糜烂,或侵蚀胃肠道粘膜血管导致消化道出血.3.溃疡型位于胃肠道的异位胰腺,由于受消化液的刺激,可分泌常规药物,消化胃,肠粘膜而形成溃疡;位于粘膜下的异位胰腺,可压迫上层粘膜引起粘膜萎缩,然后发生溃疡.4.肿瘤型异位胰腺如位于胃肠道的粘膜下层,可使粘膜局部隆起;位于肌层内则可使胃壁或肠壁增厚,容易被误诊为消化道肿瘤.偶尔异位胰腺组织会发生胰岛素瘤,引起血糖过低;恶性变时则出现胰腺癌的表现.5.憩室型异位胰腺组织可位于胃肠道的先天性憩室内,尤其在美常规药物(Meckel)憩室内最为常见,并可出现憩室炎,出血等症状.6.隐匿型由于异位胰腺是先天性发育异常,因此,有些病例可终生无任何症状,或在手术或尸检时偶然被发现.指导意见:异位胰腺继发病理改变并引起明显症状时,应进行手术治疗.如胃次全切除术,肠切除术,憩室切除术等.病灶较小者可作部分胃壁或肠壁切除,再缝合胃壁或肠管.切忌试图从胃,肠壁上单纯剥离异位胰腺组织.如果在其他手术中偶尔发现异位胰腺,且病人在术前也无异位胰腺引起的症状,在不影响原定手术和切除异位胰腺并不困难的情况下,应尽可能予以同时切除.术中还应作冰冻切片,如有癌变则应扩大切除范围或行治疗术.
查看更多关于“什么是移位胰腺”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