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男科 | 妇科 | 肿瘤 | 神经 | 肛肠 | 白癜风 | 肝病 | 骨科 | 心血管 | 耳鼻喉 | 整形 | 肾病 | 眼科 | 性病 | 牛皮癣 | 风湿科

登录 | 注册

投诉

如果您发现违背“求医网”运营原则的内容和用户,请告诉我们。

投诉类型:
  • 恶意灌水
  • 反动内容
  • 色情内容
  • 暴力内容
  • 广告内容
  • 答非所问
  • 其他
投诉理由:

提交投诉

我有更好的答案

请输入您的回答内容
提交

提交成功

胃窦异位胰腺

| 0岁 | 分类:异位胰腺 | 1人回复 | 2015-04-13

病情描述:

BR>岁做胃镜检查结果为胃窦异位胰腺,请问什么是胃窦异位胰腺?该如何治疗?同时平时要避免久坐、久站。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我有更好的答案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涂肇中

涂肇中主任医师

病情分析:您好!介绍一片文章给您看看!!重庆医学胃异位胰腺8例报告赵晶京谭红王振华异位胰腺(ectopicpacreas)是一种少见的胰腺先天性异常疾病,发生部位广泛,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困难。我院自1973年3月~1999年9月胃镜诊治胃异位胰腺共8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8例。男3例,女5例。年龄26~61岁,平均年龄35岁。8例均经1~7次胃镜检查。4例经病理证实为异位胰腺,其中3例是镜下高频电凝切除后病检,1例为外科手术后病检,其余4例均具有镜下胃异位胰腺的特征性表现。随访5例。1.2临床表现8例患者均有嗳气、上腹隐痛、胀痛、灼热感症状,1例曾有黑便史,1例伴有贫血症状。8例患者肝、胆、胰、脾B超检查未发现异常,肝肾功能正常,1例患者大便潜血强阳性,1例患者血红蛋白为/L,余三大常规均无异常发现。3例患者经消化道钡餐检查,诊断为:胃窦部息肉。2结果2.1内镜检查8例患者均经内镜检查,其中4例病变位于胃窦大弯侧,2例位于胃窦后壁大弯侧,1例位于胃窦前壁大弯侧,1例病变位于胃角后壁大弯侧。镜下表现为直径0.6~1.2cm半球形粘膜隆起,表面光滑,色泽正常,仅1例表面粘膜稍充血,7例隆起顶端可见“肚脐”样凹陷,通过胃镜活检孔送入塑料管或活检钳可插进凹陷处,1例粘膜隆起顶端未见开口。2.2病理结果及治疗5例患者于第一次胃镜检查时用活检钳夹取组织病检,报告为:慢性炎症,其中1例直径1.2cm,于第二次胃镜检查时用圈套器圈套粘膜下肿块,再行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其余4例直径较小,约为0.6~0.8cm,未行电切,嘱患者复查,药物治疗以抑酸对症为主;2例于第一次胃镜检查时即行高频电凝切除,这3例电切后病理报告均为:粘膜下异位胰腺组织;1例患者因粘膜隆起表面未见开口,镜下活检病理报告亦为:慢性炎症,内镜诊断“胃粘膜下平滑肌瘤可能性大”而转外科手术,术中探察见胃窦前壁大弯侧息肉样隆起,行毕Ⅰ氏胃次全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为:胃异位胰腺。2.3预后8例中5例随访,4例经病理确诊者均在其列,3例行高频电切术患者于术后第二天即可进食,无出血、感染、穿孔等并发症,上消化道不适症状消失,食欲增加,胃镜复查未见异常。经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十天出院,但术后有胃排空障碍,胃镜复查吻合口通畅,粘膜正常。1例仅以药物对症治疗者,原有症状仍时有反复,经5次胃镜复查,病变无明显变化。3讨论3.1异位胰腺的发生及好发部位异位胰腺又称迷路胰腺(aberratpacreas)、胰腺剩余(pacreasrest)、副胰(parapacreas)或腺肌病,是指发生于正常胰腺组织位置以外的胰腺组织,与胰腺本身无解剖学关系,但组织学类似。其发生机制尚未肯定。异位胰腺发生部位广泛,最常见为胃、十二指肠和空、回肠的粘膜下层和肌层,少数位于脐、胆总管、十二指肠乳头部、肠系膜、脾、Mchel憩室及阑尾,极少数发生在横隔和食道[1]。邹仲[2]等报告胃异位胰腺多位于距幽门6cm以内的胃窦大弯侧。我院收治的8例,4例位于胃窦大弯侧,2例位于胃窦后壁大弯侧,1例位于胃窦前壁大弯侧,1例位于胃角后壁大弯侧,也提示胃异位胰腺多位于胃窦大弯侧、后壁和前壁,小弯侧少见,与文献报告一致。3.2胃异位胰腺的诊断异位胰腺无特异性表现,诊断困难,临床症状依部位不同而异,产生症状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异位胰腺的压迫或因其分泌常规药物和碱性胰液的刺激所致,但仍有大部分病例可终身无症状,以往多依靠尸检或手术发现:Barbosa报告尸检18,065例,发现异位胰腺275例,检出率为1.52%,而上腹部手术发现率为0.2%,国内3,500例尸检,发现10例,检出率为0.29%[3]。临床诊断多依赖于X线钡餐及胃镜检查,但X线钡餐下很难与胃息肉、平滑肌瘤等病鉴别,容易误诊,本组中3例经消化道钡餐检查,均误诊为胃窦息肉。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异位胰腺的检出有所增高,李学甫报告胃异位胰腺的检出率占同期胃镜检查的0.83‰[4],本组胃异位胰腺8例,占我院同期胃镜44,545例检查的0.18‰。胃异位胰腺在胃镜下的特征为:1、大多数位于胃窦大弯侧、后壁及前壁,很少在小弯侧;2、粘膜半球形隆起,界限清楚,周围粘膜光滑,隆起表面粘膜正常,中央有脐样凹陷及开口,内镜下插入导管可作冲洗液淀粉酶检查或注入常规药物作造影检查。异位胰腺的最终确诊需病理学依据,显微镜下主要由腺泡、导管、和胰岛三种成分构成,一般以腺泡结构为主,胰岛少见。我们体会,由于异位胰腺常位于粘膜下,单纯钳夹活检常不能取到胰腺组织而可能造成漏诊,而圈套器电切能保证深度,从而提高本病的病理诊断率。本组4例得到病理证实者,除1例为外科手术,其余3例均为高频电切。而另外4例单纯行钳夹活检,均报告慢性炎症,无一例检到胰腺组织。我们认为胃镜结合粘膜下肿块高频电切有助于胃异位胰腺的诊断。3.3胃异位胰腺的治疗由于胃异位胰腺受胃酸侵袭,常易并发炎症、溃疡或出血,有的可能发生恶变,故一经发现,多主张积极处理[5、6]。传统多为手术治疗,但创伤大,目前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逐渐步入非手术治疗阶段,1976年,Yoshida首次报告成功运用胃镜下电凝切除胃异位胰腺,1983年国内学者陈有荣首次报告用高频电切除2例,由于电凝切除术直视、创伤小、并发症少,而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组三例行电切术,均得到确诊,随访无并发症。但有学者认为对于深达肌层以下或直径大于2cm者,电切应持慎重态度

本回答来自: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  向TA提问 投诉  |  2015-04-13

查看更多关于“胃窦异位胰腺”的相关常识>>

您可能还关注

推荐: 异位胰腺怎么治疗异位胰腺哪家医院好

内 科
呼吸科 普通内科 消化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心血管科 神经科 感染科 风湿免疫科
外 科
胸外科 普通外科 泌尿科 心外科 血管科 乳腺科 肝胆科 肛肠科 神经脑外科
妇产科
人流 盆腔炎 妇科炎症 宫颈糜烂 月经不调 女性不孕 子宫肌瘤 卵巢囊肿 外阴白斑
儿 科
多动症 手足口病 小儿腹泻 小儿脑瘫 小儿普外 小儿口吃 小儿肥胖 小儿遗尿 小儿眼科
其他科
骨科 男科 五官科 口腔科 皮肤性病 中医科 肿瘤科 精神科 整形美容
男 性
阳痿 早泄 男性不育 前列腺痛 性交障碍 包皮过长 包皮包茎 尖锐湿疣 生殖器疱疹
女 性
乳腺癌 乳腺炎 女性不孕 月经不调 宫颈糜烂 乳腺增生 外阴白斑 卵巢囊肿 子宫肌瘤
老人
中风 痛风 类风湿 冠心病 类风湿 脑梗塞 脑积水 股骨头坏死 风湿性关节炎
儿 童
胎记 湿疹 多动症 性早熟 手足口病 小儿肥胖 小儿风湿 小儿癫痫 小儿脑瘫
职业病
失眠 胃炎 痔疮 头痛 腰椎病 强迫症 焦虑症 近视眼 颈椎病
头 部
鼻塞 流鼻血 眼充血 牙龈出血 甲状腺肿 喉头水肿 眼睑浮肿 口眼歪斜 脑干出血
胸 部
咳嗽 胸闷 心悸 心率不齐 肺纤维化 呼吸急促 乳头发炎 乳房胀痛 乳房肿块
腹 部
胃痛 肝肿大 肠痉挛 食欲不振 胃酸过多 消化不良 下腹坠痛 上腹不适 腹部肿块
上 肢
手麻 手抽筋 手脱皮 上肢无力 腕部疼痛 肩关节痛 肩膀酸疼 两手颤抖 手脚冰凉
下 肢
脚臭 足癣 足跟痛 小腿酸痛 小腿水肿 X型腿 O型腿 膝盖扭伤 下蹲困难
内 科
哮喘 胃炎 厌食症 尿毒症 脂肪肝 肝硬化 羊癫疯 支气管炎 强直性脊柱炎
外 科
气胸 脑中风 脉管炎 胆结石 结肠炎 脑积水 胰腺炎 静脉曲张 乳腺增生
妇产科
人流 绝经 妊高症 羊水穿刺 女性不孕 宫颈糜烂 月经不调 阴道痉挛 外阴白斑
儿 科
性早熟 佝偻病 手足口病 小儿脑瘫 小儿肥胖 小儿弱智 小儿癫痫 儿童心理 小儿中耳炎
其他科
骨科 男科 五官科 口腔科 皮肤科 中医科 肿瘤科 传染科 精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