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
刘保兴主任医师
病情分析:溶血儿产后治疗要努力度过3关:第一关(生后1天内),立即用压缩红细胞换血以改善胎儿水肿,禁用白蛋白,以免增加血容量、加重心衰;第2关(2-7天),降低胆红素防止核黄疸;第3关(2周-2月),纠正贫血.具体方法如下:1、降低血清胆红素⑴光照疗法采用光照使4Z,15Z-胆红素转变为4Z,15E-胆红素异构体(C15处双键旋转180°)和光红素异构体,两者均不需与胆红素结合即可由胆汁尿液排出.但需要12-24小时才能使血清胆红素下降,故不能用光疗替代换血治疗.光疗一般采用波长420-470m的蓝色荧光最有效,亮度以160-320W为宜,双面光疗效优于单面光,灯光与患儿距离约20-25cm.光疗中应用不透光黑布或黑纸保护患儿双眼以免损伤视网膜.光疗可有发热、不显性失水增加、短暂腹泻与皮疹、血钙降低、常规药物分解增多等不严重的副作用;血清结合胆红素>68.4umol/L(/L)时,光疗可使皮肤呈青铜色,停止光疗后可缓慢消退.⑵换血疗法①指征:出生时有胎儿水肿、明显贫血(脐带血Hb342umol/L(20mg/dl),早产儿体重1500g者>256umol/L(/dl),体重1200g者>205umol/L(/dl)可考虑换血(越是早产,越应放宽指征,尤其是有缺氧、酸中毒、败血症时);凡有早期核黄疸征象者;②血源选择:Rh溶血病应采用Rh血型与其母亲相同,常规药物血型与患儿相同(或抗A、抗B效价不高的O型)的供血者;常规药物溶血病可采用O型红细胞加AB型血浆或用抗A、抗B效价不高的O型血;③换血量:为150-180ml/kg(约为患儿全血量的2倍),常用导管插入脐静脉换血,每次抽出10-20ml,输入10-20ml.2、增加胆红素与白蛋白的结合①可输血浆/次或白蛋白/L,可减少核黄疸的发生,换血前2-4小时使用更可增加胆红素的换出量;②纠正酸中毒;③防止低血糖、低体温,禁用磺胺异恶唑及磺胺苯吡唑.3、其他治疗及时纠正缺氧、酸中毒,避免快速输入高渗性药物,以免血脑屏障暂时开放,使已经与白蛋白结合的胆红素也可进入脑组织.
查看更多关于“小儿溶血症”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