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男科 | 妇科 | 肿瘤 | 神经 | 肛肠 | 白癜风 | 肝病 | 骨科 | 心血管 | 耳鼻喉 | 整形 | 肾病 | 眼科 | 性病 | 牛皮癣 | 风湿科

登录 | 注册

投诉

如果您发现违背“求医网”运营原则的内容和用户,请告诉我们。

投诉类型:
  • 恶意灌水
  • 反动内容
  • 色情内容
  • 暴力内容
  • 广告内容
  • 答非所问
  • 其他
投诉理由:

提交投诉

我有更好的答案

请输入您的回答内容
提交

提交成功

心电图st异常

| 0岁 | 分类:急性心肌梗死 | 1人回复 | 2015-04-13

病情描述:

你好大夫,我想一些问题,我前一个星期感觉心慌,胸闷,气短,而且后背还有些疼痛,我平时也没有这毛病啊,为了安全到医院做了的个心电图,结果是我的心电图,ST段异常。同时遵循患者自诉的症状,避免过度劳累,多吃蔬菜和水果。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我有更好的答案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涂肇中

涂肇中主任医师

病情分析:你好,心电图ST-T异常改变的分析诊断心电图是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的确诊的重要手段之一。心肌缺血最早期心电图表现是ST-T异常改变,易被临床漏诊或误诊,将其心电图ST-T异常的分析诊断综述如下:一、ST段正常偏移范围:由QRS波群终点到T波开始(或ST段起始交接点称“J”点)的一段称ST段,S-T段时间为0~0.15s,T波宽度一般为0.1~0.25s。1、肢体导联ST段抬高<0v若其后T波倒置ST段抬高<0.0v。2、胸前导联ST段抬高V1~V5<0v,V5~V6<0v。3、标准导联STⅢ段压低可达0v外其余导联<0.0v。二、ST—T异常改变:ST段改变的含义包括ST抬高、压低、延长和缩短。T波改变的含义包括T波低平、平坦(T波消失,与基线一致),增高、倒置或双向等。T波是心室复极波。正常情况下T波呈圆顶型,升降支不对称,开支坡度大,占时短;降支坡度小,占时长。在R波为主的导联中,T波直立且比R波1/10大。T波在avR中倒置,在Ⅲ、avL、V1导联中可直立、双向、倒置。凡不符合以上各点的T波,称之为T波改变,并应考虑其临床价值。1、T波低平、倒置下列情况具有临床意义:1)TⅠ、V5~V6导联倒置或低平;2)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者;3)TⅢ波倒置>v与TavF>v且同时倒置。当RavL>时,TavL则不应倒置,如TavL倒置>,肯定为异常。缺血型T波改变不同程度的心肌缺血可引起T波降低、平坦、倒置等变化当心肌缺血较严重且持续时间较长时,出现典型的“冠状T波”。以R波为主的导联呈尖顶升降支,对称型T波倒置。当出现在急性或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时,为一种特征性改变。运动引起的冠状动脉机能不全,使心肌心内膜下及心外膜下发生急性心肌缺血,从而导致了T波形态和方向性改变。⑴心内膜下心肌缺血:T波高耸而对称运动引起急性冠状动脉机能不全后,可使心内膜下缺血,T波向量向着V4、V5导联(背向心内膜面),因此这些导联及邻近导联中T波增高、对称及呈箭头样改变。此类改变常伴有心内膜下损伤的ST段下降,Q-Tc缩短。此时T波振幅增加,10%的冠心病患者可超过0V或平静时幅度的3倍。⑵心外膜下心肌缺血:心外膜下心肌缺血时T波向量背离心外膜面,背向V4、V5导联,这些导联及其邻近导联出现T波倒置,呈双支对称及箭头样改变。T波倒置可以单独出现,或者与ST段及U波异常同时出现。即当同一导联(V4、V5)中,如果ST段下降和T波的对称性倒置同时存在,说明既有心内膜下损伤又有心外膜下缺血。V5导联的T波倒置常常出现较晚,一般在运动试验完毕后几分钟出现,并且持续时间较长,有时长达40分钟且伴有Q-Tc延长。单独的T波倒置出现在下列情况时常提示冠状动脉机能不全:①倒置T波呈明显箭头状、对称,并且ST段停留在等电位线上较长时间(>0.12秒);②Q-T间期延长;③运动后T波倒置的程度大于立位及安静时过度通气30秒的心电图记录;④运动后T波倒置伴有相对缓慢的心率;⑤在Ⅰ导联发生T波倒置(说明QRS-T夹角增大),当倒置的T波伴有ST段下降时,这种倒置T波常常出现较晚,即T波倒置发生于ST段下降之后,即运动后ST段下降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之时,T波倒置才出现。⑶生理性T波倒置T波倒置有时是运动引起的正常生理反应,其特点是:①T波为不对称的箭头样改变;②无Q-T间期延长;③ST段停留在基线上的时间不长;④T波倒置的深度<0V。生理性T波倒置见于以下因素:①通气过度;②交感神经张力增加;③心动过速对心肌的影响;④正常宽大的QRS-T夹角更加增宽,此时心电图有以下特征:平静心电图为较高的R波伴有较低的T波;运动时T波更低或倒置,尤其心动过速时;口服钾盐可以预防发生;多见于瘦长无力型体型,T波倒置也可见于肥胖的青年人。2、T波形态异常改变:(1)T波高耸阳性标准:标准导联≥0v,加压导联≥0v,胸前导联≥2.0mv。鉴别诊断:①:急性心肌梗死的初始过急损伤期:T波高耸是急性心肌梗死最早期心电图表现,可发生ST段升高之前。②:急性前壁心内膜下缺血时,T波高耸,轻度增宽呈箭头样,以V3~5为著,可出现U波倒置,如波及下壁梗死时,ⅡⅢavF导联出现T波高耸,伴心绞痛。③:高血钾症:可出现一过性T波高耸,貌似急性心肌梗死。④:左室舒张期负荷过重:左胸导联可出现T波高耸、R波增高,ST段可轻度抬高,可出现窄而深的q波,多伴有窦性心动过速,见于年轻人,无心脏病证据。⑤:急性心包炎。⑥:急性心包积血,突然出现T波增高,ST段降低,多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在使用抗凝剂治疗中。⑦:脑血管意外。⑧:二尖瓣型T波:V3~4可导联可出现高尖T波,可伴有二尖瓣p波,Ptfv1≤。(2)双峰T波:①右胸导联出现双峰T波:多见于右束支传导阻滞,右室负荷加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及右室占优势的健康小儿。②左胸导联出现双峰T波多见于心肌缺血或伴左室肥大者。③功能性双峰T波,多见于某些中枢系统疾病、甲亢、酒精中毒、长期服用噻嗪类药物者。(3)T波交替性改变(单纯性):①Tv5、6倒置,肢导联也可出现,有时T波正负相交替出现。②QT间期延长或QT间期交替性缩短。③可发生室早与室颤。④可见于大量输入枸椽酸血,伴有低血钙、低血镁的疾病,室上速用奎尼丁或电击复律后,有时出现深吸气、体位改变,心率加速可诱发或加重,也可由于按压颈动脉窦而消除。(4)正常T波变异或功能性改变:①心尖现象或称孤立性T波倒置,多见于瘦长型健康人,T波倒置多见于V4导联,偶见于V5导联。右侧卧位时可使T波恢复直立。②“两点半”症候群,偶尔见于瘦长型正常人。Q波电轴+900,而T电轴-300,其表现TⅡⅢavF倒置,同时导联主波向上,运动实验、口服钾盐可恢复直立。③餐后T波异常:餐后30分钟TⅠⅡV2~4低平、倒置,空腹消失,餐中加服钾盐可预防。④直立性T波异常或心血管神经官能症:TⅡⅢavF低平、倒置,立位比卧位明显,TⅡ倒置站立或深吸气时加深或侧卧位或深吸气可转直立,常规药物可预防或恢复正常。3、ST段形态异常改变:1)ST段压低形态:1)“J”型或连接点型:ST段压低与R波降支交角<80°。2)近侧缺血型:ST段下降与R波降支交角于80-89°之间。3)缺血型:ST段下降与R波交角为90°(水平型)或>90°(下垂型)。2)ST段抬高形态:平台型、弓背型(圆拱型)、上斜型、下斜型、马鞍型(凹面向上)以及形态正常的ST段抬高。阳性标准:肢体导联抬高>0v,胸导联抬高>0v,各导联ST段压低≥0.0v以上的为阳性。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最早改变为ST-T改变,多以ST段抬高为常见。通常认为水平或下斜型ST段压低对心肌梗死的诊断更有意义。近年研究表明:上斜型的ST段压低,即在“J”点后0.08秒处有≥0v的压低或“J”点下移≥0v或“J”点后0.08秒处上斜的ST段仍压低≥0v也可诊断为心内膜下心肌缺血。该观点尚未被广泛接受。ACC/ESC2000年指南:分为ST段抬高和ST段不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相应的取消Q波和非Q波心肌梗死的概念,改为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T)和ST段不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L)。ESC/ACC/AHA/EHS/WHO全球急性心肌梗死统一定义规定: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新发生STV2~3抬高≥0v(男性)或≥0v(女性)和/或其它导联≥0v,两个相邻导联新出现的ST段压低和/或在R波为主或R/S>1的两个相邻导联T波倒置≥0v。

本回答来自: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  向TA提问 投诉  |  2015-04-13

查看更多关于“心电图st异常”的相关常识>>

内 科
呼吸科 普通内科 消化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心血管科 神经科 感染科 风湿免疫科
外 科
胸外科 普通外科 泌尿科 心外科 血管科 乳腺科 肝胆科 肛肠科 神经脑外科
妇产科
人流 盆腔炎 妇科炎症 宫颈糜烂 月经不调 女性不孕 子宫肌瘤 卵巢囊肿 外阴白斑
儿 科
多动症 手足口病 小儿腹泻 小儿脑瘫 小儿普外 小儿口吃 小儿肥胖 小儿遗尿 小儿眼科
其他科
骨科 男科 五官科 口腔科 皮肤性病 中医科 肿瘤科 精神科 整形美容
男 性
阳痿 早泄 男性不育 前列腺痛 性交障碍 包皮过长 包皮包茎 尖锐湿疣 生殖器疱疹
女 性
乳腺癌 乳腺炎 女性不孕 月经不调 宫颈糜烂 乳腺增生 外阴白斑 卵巢囊肿 子宫肌瘤
老人
中风 痛风 类风湿 冠心病 类风湿 脑梗塞 脑积水 股骨头坏死 风湿性关节炎
儿 童
胎记 湿疹 多动症 性早熟 手足口病 小儿肥胖 小儿风湿 小儿癫痫 小儿脑瘫
职业病
失眠 胃炎 痔疮 头痛 腰椎病 强迫症 焦虑症 近视眼 颈椎病
头 部
鼻塞 流鼻血 眼充血 牙龈出血 甲状腺肿 喉头水肿 眼睑浮肿 口眼歪斜 脑干出血
胸 部
咳嗽 胸闷 心悸 心率不齐 肺纤维化 呼吸急促 乳头发炎 乳房胀痛 乳房肿块
腹 部
胃痛 肝肿大 肠痉挛 食欲不振 胃酸过多 消化不良 下腹坠痛 上腹不适 腹部肿块
上 肢
手麻 手抽筋 手脱皮 上肢无力 腕部疼痛 肩关节痛 肩膀酸疼 两手颤抖 手脚冰凉
下 肢
脚臭 足癣 足跟痛 小腿酸痛 小腿水肿 X型腿 O型腿 膝盖扭伤 下蹲困难
内 科
哮喘 胃炎 厌食症 尿毒症 脂肪肝 肝硬化 羊癫疯 支气管炎 强直性脊柱炎
外 科
气胸 脑中风 脉管炎 胆结石 结肠炎 脑积水 胰腺炎 静脉曲张 乳腺增生
妇产科
人流 绝经 妊高症 羊水穿刺 女性不孕 宫颈糜烂 月经不调 阴道痉挛 外阴白斑
儿 科
性早熟 佝偻病 手足口病 小儿脑瘫 小儿肥胖 小儿弱智 小儿癫痫 儿童心理 小儿中耳炎
其他科
骨科 男科 五官科 口腔科 皮肤科 中医科 肿瘤科 传染科 精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