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高萍芝主任医师
病情分析:病情分析:临床上经常见到肌酸激酶(CK)单独升高,经各种心脏检查又排除了心肌梗死的情况.此时,需要临床医师从多方面考虑,做出合理的处理,以免造成误诊误治而延误病情.肌酸激酶升高原因多样.CK主要存在于骨骼肌,脑和心肌组织中.正常情况下,绝大多数CK位于肌细胞内,血液中CK升高一般提示已有或正发生肌肉损伤.指导意见:CK增高可见于多种疾病1.心肌梗死,急性发病后2~4小时CK水平开始升高,12~48小时达高峰,2~4天可恢复正常,而且CK升高程度与心肌受损程度基本一致.因此CK可用于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尤其是诊断心肌缺血和心内膜下心肌梗死时,其灵敏度高于其他酶标志物.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使闭塞血管恢复血流后,CK达峰时间提前,故动态检测CK变化有助于观察病情和评估预后.2.各种肌病(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发作期,病毒性心肌炎,多发性肌炎,挤压综合征等严重肌肉损伤)或手术后血清CK升高.3.脑血管疾病,急性脑外伤,酒精中毒,全身性惊厥,癫痫发作时血清CK升高.甲状腺功能减退出现黏液性水肿时CK水平亦可升高.神经肌肉性疾病评估CK检测在诊断,评估神经肌肉性疾病中有重要作用:1.在其他症状出现前就可早期确诊可疑肌病.2.有助于判断肌无力症状是源自肌肉组织本身还是神经功能异常.3.可鉴别各种肌病,例如可区分肌营养不良和先天性肌病.4.可用于检测神经肌肉性疾病“携带者”,尤其是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的基因携带者.具有基因缺陷的“携带者”本人不表现任何症状,但其后代则有可能成为患者.5.监测某些病情易于波动变化的疾病(主要是炎症性肌病)病程,或明确某些代谢性肌病的急性损伤阶段.无症状性高肌酸激酶血症慢性CK升高称为高CK血症,偶尔也见于正常人.1980年Rowlad将无神经肌肉病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证据的高CK血症称为特发性高CK血症.对于有神经肌肉病临床症状的高CK血症者,一般情况下行各种相关检查可明确诊断.符合以下条件者属无症状性高CK血症:①偶然发现血清CK升高;②至少3个月持续性高CK血症;③无症状或仅在就诊时发现轻微和非特异性症状(偶发轻度肌肉痛);④无神经肌肉病家族史;⑤缺乏与高CK血症相关的神经肌肉病临床表现;⑥无心脏疾病(CK-MB及心电图正常);⑦无其他高CK血症的原因(恶性肿瘤,酗酒及滥用药物,全身代谢性疾病,感染,恶性高热,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疾病,血液病,妊娠,药物副作用等.对于确定为无症状性高CK血症者,一般应进行以下检查明确原因:①神经系统检查,特别是肌力检查;②家庭成员CK测定;③血乳酸试验,包括基础状态,前臂缺血后以及运动后;④针电极肌电图检查;⑤肌肉活检,标本进行常规组织学,多种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电子显微镜检查等.如果经过上述系统检查仍为阴性结果,则可以考虑为特发性高CK血症.
查看更多关于“化验结果肌酸激酶为457是心肌炎吗?”的相关常识>>
- 缺血性心肌病治疗方法 |
- 缺血性心肌病病因 |
- 缺血性心肌病饮食 |
- 缺血性心肌病专家 |
- 缺血性心肌病医院
- 缺血性心肌病治疗指南 |
- 缺血性心肌病症状 |
- 缺血性心肌病检查 |
- 缺血性心肌病药品 |
- 缺血性心肌病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