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
魏新苗副主任医师
病情分析:颞下颌关节脱位下颌骨髁状突过度移动,越过关节运动正常界限,致使下颌固定于一明显的开门位置,不能自行复回原位,称颞下颌关节脱位。过度的张口运动,下颌骨尤其是下颌颏部受到外伤,均町造成颞下颌关节脱位。脱位后未及时正确治疗,致使关节囊及韧带松驰,关节后区损伤,则造成可复性颞下颌关节脱位。[临床表现>1.下颌固定于明显的开口位,并前伸,面形变长,流涎,口齿不清。2.耳屏前方触诊凹陷,颧弓下可触及脱位的髁状突。3.仅后牙接触,前牙开胎,反骀。4.如中线偏移则为单侧颗下颌关节脱位,脱位侧后牙开胎,健侧后牙反骀,下颌中线偏向健侧。[诊断>1.根据临床表现。2.X线检查可见髁状突位于关节结节的前上方。3.应与下颌骨髁状突颈骨折相鉴别。(1)髁状突颈骨折,髁状突颈部有血肿、压痛。(2)X线片可见到骨折线。[治疗>1‘及时复位,以避免髁状突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导致复位困难。2.限制下颌运动,复位后应用绷带将下颌骨固定在复位后的位置,至少两周,以使损伤的关节囊、关节盘、关节韧带得以恢复,并防止继发性复发性关节脱位。3.复位方法:多采用口内手法复位。(1)体位:患者坐位,头部紧靠椅背、墙等。下骀牙骀面的位置低于术者手臂下垂时肘关节水平。(2)方法:术后位于患者前方,以纱布包裹两拇指,将两拇指置于患者下磨牙胎面,其余四指将颊部缓缓上推,当髁突下降,降到关节结节水平时,轻轻向后推,髁状突即可滑人关节凹内。此时,术者两拇指应迅速滑离胎面,以防止开颌肌群反射性痉挛收缩咬伤手指。[预防与调养>平时勿过大张口,不宜用牙咬过硬食物。复位后应限制下颌运动,进食软食物,以利恢复。咬肌锻炼治疗习惯性颞下颌关节脱位自1994年至1998年,对30例习惯性颞下颌关节脱位(TMJHD)患者行咬肌锻炼观察,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30例患者,男12例,女18例,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58.5岁。其中无牙颌患者11例,深覆牙合9例,单侧偏嚼习惯者4例,开口过大且无明显牙合因素者5例,1例原因未确定。所有患者均无面瘫发生。就诊时病期均在1个月以上,最长达5年。发病频率一般每日1~3次,最多可达7次。2.咬肌锻炼方法:首先必须排除TMJ炎症存在,就位活动义齿,舌尖舔上腭,下颌处于息止颌位;再将双手置于双侧面部,使拇指位于咬肌区,余4指指腹放在颞部,勿加压按摩,目的是感知锻炼时双侧肌肉收缩情况,以保证双侧咬合力均衡。然后尽可能使下颌处于正中关系位,上下颌牙齿保持相对静止,空咬牙30~60次,每秒钟1次,觉疲劳酸痛后停止。注意双侧咬合力要均衡、适中,锻炼完毕可辅以TMJ及周围肌肉按摩数下,以减轻酸痛感,亦或小开口运动数下以松驰咬合肌群。平时的开口度应限制在2cm以内。每日锻炼3次,主要在早晨起床后、午饭后及晚上临睡前进行。每疗程为3个月.参考资料:口腔科病
查看更多关于“嘴巴张大下巴脱臼”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