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
高萍芝主任医师
病情分析:药物化石很难,服用时间长,1-2年也不一定行,目前存在的有效的药物但副作用比较大,还是建议手术切除,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技术成熟,微创,愈合后基本不留疤,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很多人担心胆囊切除术后是否对身体健康有影响,只能说影响不大,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影响趋近于0.如果您一味要保留胆囊,也可以行腹腔镜保胆取石术,适用于单发结石患者,术后要长期应用清肝利胆药物,防止结石复发.胆囊结石不治疗,会出现不良后果,常见的有:1,胆绞痛每年大约20%的`无症状`胆囊结石患者出现胆绞痛.在没有症状的间歇期内,结石在胆囊中漂浮不定,在这种情况下,病人没有任何感觉.当油餐后或在夜间,胆囊结石易卡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内,结石一旦嵌顿,胆囊里的胆汁流不出去,使胆囊内压力升高,胆囊膨胀,胆囊为排出其胆汁,不得不加强收缩.胆囊在短时间内迅速膨胀与收缩便产生了剧烈的绞痛.这种绞痛常常是持续性阵发性加重,严重者出现休克甚至生命危险.2,胆囊癌一位肝胆外科专家说,过去,人们熟悉的只是胆结石,胆囊炎,如今胆管癌也很常见了,而胆囊癌患者往往都有胆结石,这证明胆囊癌与胆结石是直接的联系,有资料表明约0.5%~1%的胆囊结石并发胆囊癌.这种情况导致时常误诊,有统计误诊率可达79.5%.往往在胆结石手术时才发现胆囊癌,多为晚期,疗效极差,绝大多数患者在一年内死亡.专家指出,若能早期诊断,及时将没有转移的胆囊癌进行单纯胆囊切除,5年生存率可达92%.3,各类胆源性炎症胆结石导致胆囊炎可能是众所周知的.除此之外,一些小的结石落入胆总管,排入十二指肠,而每次落入胆总管后均可损伤胆总管末端肝胰壶腹括约肌,反复如此则造成胆总管末端狭窄,继发胆总管结石及胆源性胰腺炎.一些大的结石嵌顿,压迫胆囊及其邻近器官会形成胆内瘘,如胆囊十二指肠瘘,胆囊横结肠瘘,胆囊胆总管瘘等.如果要尝试药物化石,药物如下:形成胆囊结石的主要机理是胆汁理化成分的改变,胆汁酸池的缩小和胆固醇浓度的升高.通过实验发现予口服鹅去氧胆酸后,胆汁酸池便能扩大,肝脏分泌胆固醇减少,从而可使胆囊内胆汁中胆固醇转为非饱和状态,胆囊内胆固醇结石有可能得到溶解消失.1972年Dajiger首先应用鹅去氧胆酸成功地使4例胆囊胆固醇结石溶解消失.但此药对肝脏有一定的毒性反应,如谷丙转氨酶有升高等,并可刺激结肠引起腹泻.目前溶石治疗的药物主要是鹅去氧胆酸和其衍生物熊去氧胆酸.治疗适应证:①胆囊结石直径在2cm以下;②胆囊结石为含钙少的X线能透过的结石;③胆囊管通畅,即口服胆囊造影片上能显示有功能的胆囊;④病人的肝脏功能正常;⑤无明显的慢性腹泻史.治疗剂量为每日/g,疗程为6~24个月.溶解结石的有效率一般为30~70%.治疗期间每半年作B超或口服胆囊造影1次,以了解结石的溶解情况.由于此种溶石治疗的药物价值昂贵,且有一定的副作用和毒性反应,又必须终生服药,如停药后3个月,胆汁中胆固醇又将重新变为过饱和状态,结石便将复发,据统计3年复发率可达25%,目前此种溶石治疗还有一定的限制.此外,一些新的药物,如Rowachol,常规药物(metroidazole)也有一定的溶石作用.常规药物与鹅去氧胆酸联合应用常能增加溶石效果.1985年更有人报告应用经皮肝穿刺胆囊插管注入辛酸常规药物单脂或甲基叔丁醚,直接在胆囊内溶石,取得一定的疗效.
查看更多关于“胆结石用药物可以冶好么?什么药治效好呢?”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