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刘保兴主任医师
病情分析:肾肿瘤
肾肿瘤多为恶性,任何肾肿瘤在组织学检查前都应疑为恶性.临床上较常见的肾肿瘤有源自肾实质的肾癌、肾母细胞瘤以及肾盂肾盏发生的乳头状肿瘤.成人恶性肿瘤中肾肿瘤仅占1%左右,但在小儿恶性肿瘤中,肾母细胞瘤竟占20%以上,是小儿最常见的腹部肿瘤.成人肾肿瘤中绝大部分为肾癌,肾盂癌较少,我国肾盂癌占24%,远高于国外的统计数(10%以内).
一、肾癌
临床表现肾癌高发年龄50~60岁.男∶女为2∶1.常见病状为血尿、肿块、疼痛3大病状;间歇无痛肉眼血尿为最常见初发症状,但肿瘤已穿入肾盏、肾盂.肿瘤较大时腹部或腰部肿块亦较易发现.疼痛常为腰部钝痛或隐痛,血块通过输尿管时可发生肾绞痛.
肾癌可有肾外表现如低热,可能因肿瘤坏死、出血、毒性物质吸收所引起,近年已分离出内生致热原.肿瘤亦可引起血沉快、高血压、红细胞增多症、高血钙等.同侧阴囊内可发现精索静脉曲张.消瘦、贫血、虚弱等是晚期病状.临床上有10%左右因转移灶病状如病理骨折、神经麻痹、咯血等就医,肾癌患者就医时约1/4已有肿瘤扩散.
治疗根治性肾切除,应充分显露,同时切除肾周围筋膜和脂肪,连同肾门淋巴结,先结扎肾蒂血管可减少出血和扩散,静脉内癌栓应同时取出.术前行肾动脉栓塞法治疗,亦可减少术中出血.肾癌的放射及化学治疗效果不肯定.肾癌单个或两个转移癌有切除后长期生存者.亦有原发肾癌切除后肺转移癌自行消退的报告.
2、肾母细胞癌
肾母细胞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腹部肿瘤,亦称肾胚胎瘤或Wilms瘤.
临床表现多数在5岁以前发病,2/3在3岁以内.男女、左右侧发病数相近.偶见至于成年人.早期无症状.“虚弱婴幼儿腹部有巨大包块”是本病的特点,绝大多数是在给小儿洗澡、穿衣时发现.肿块增长迅速,肿瘤很少侵入肾盂、肾盏,故血尿也不明显.常见发热和高血压,血中肾素活性和红细胞生成素可高于正常.
治疗早期经腹行肾切除术.手术配合放射及化学治疗可显著提高手术生存率.术前静脉注射长春新碱准备,可代替术前照射.术后放射治疗并配合常规药物每公斤体重15μg自手术日起每日静脉点滴共5日,以后每3个月一疗程共5次.亦有用长春新碱1.5~/m2表面积,每周一次,12次为一疗程.两药同时应用疗效更好.局限在肾的2岁以内婴儿可不作放射治疗.综合治疗肾母细胞瘤2年生存率可达60~94%,2~3年无复发应认为已治好.双侧肾母细胞癌可配合上述辅助治疗行双侧肿瘤切除.
3、肾盂肿瘤
泌尿系统的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均覆有移行上皮,其肿瘤的病因、病理等相似,且可同时或先后在不同部位出现肿瘤.
临床表现和诊断平均发病年龄55岁,大多数在40~70岁.男∶女约2∶1.早期表现为间歇性无痛肉眼血尿,常无肿物或疼痛,偶因血块堵塞输尿管出现肾绞痛.体征不明显,尿细胞学检查容易发现癌细胞,膀胱镜检查可见输尿管口喷出血性尿液.尿路造影片肾盂内充盈缺损、变形,应与尿酸结石或血块鉴别.必要时可经膀胱镜插管收集肾盂尿行细胞学检查或刷取局部活组织检查.输尿管肾镜以及超声、CT检查对诊断肾盂癌亦有重要价值.
治疗手术切除肾及全长输尿管,包括输尿管开口部位的膀胱壁.经活检分化良好的无浸润肿瘤亦可局部切除.
肾盂肿瘤手术5年生存率30~60%,由于病理差异极大,预后也很悬殊.随诊中应注意其余尿路上皮器官发生肿瘤的可能性.
查看更多关于“肾内有良性肿瘤”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