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
姚林燕副主任医师
病情分析:不少父母晚上哄孩子入睡时,为图省事,就让孩子含着奶瓶入睡.婴幼儿在吸吮奶液的过程中,奶瓶的奶嘴正好顶在腭部,使所有的上门牙都浸泡在奶液里,孩子的小牙齿也在不知不觉中遭到腐蚀.由于夜间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的自洁作用减弱,再加上夜间口腔温度适宜,残留在牙面及牙间隙的奶液更容易被口腔内的细菌作用.分解,使孩子口腔内的pH值降低,进而引起牙齿脱钙,迅速发展为龋齿.指导意见:奶瓶龋初期表现不易引起家长的注意.主要是在上门牙唇面的牙颈部形成一条白垩色脱矿带,随着龋蚀的发展,这条脱矿带的颜色越来越深,范围越来越大,环绕着牙齿,使牙硬组织剥脱,最后变成圆锥状,甚至形成残根.这样,不仅使乳牙的切割功能大大降低,而且随着病变加重,会引起牙髓及牙根尖病变,这时孩子会感到剧烈疼痛或牙龈肿胀,流脓,严重的还会影响恒牙的发育.一旦因龋蚀严重无法治疗,而将乳牙过早拔除,就会扰乱乳恒牙替换的生理规律,引起恒牙萌出秩序错乱,给孩子的牙发育带来不良影响.因此,一旦发现孩子有奶瓶龋的迹象,应及早带孩子去口腔科诊治.奶瓶龋重在预防,关键在于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控制幼儿每次使用奶瓶的时间,一般限在10-15分钟以内,千万不要让孩子含着奶瓶睡觉.其次,每次给幼儿喂奶后就应再喂少量白开水,以稀释口内及牙间隙残留的奶汁而起到清洁口腔的作用.第3,尽早停止使用奶瓶,一般1周岁以后就应改用水杯喂奶或小匙喂奶.
查看更多关于“门牙牙面上有黄色的小坑要怎么办”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