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刘保兴主任医师
病情分析:脊髓蛛网膜炎是因浆液性炎症,致脊髓蛛网膜发生增厚、粘连和囊肿形成,导致对神经组织的压迫和血运障碍为特征的疾患. 病因:脊髓蛛网膜炎亦称粘连性脊蛛网膜炎.病因诸多如感染、脊髓外伤、邻近组织病变或异物刺激以及非特异性感染或因素或病因不明,致使蛛网膜增厚与脊髓、脊神经根粘连或形成囊肿,阻塞髓腔所产生的脊髓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多属慢性病,但亦有急性或亚急性起病者.可分局限型与弥漫性两类.症状常有缓解,但在受凉或感染后可迅速加重.粘连型者病变弥散,感觉障碍常突出而0乱,有根性和束性感觉障碍同时存在.也可能有运动障碍的表现.囊肿性蛛网膜粘连较少见,临床症状似肿瘤且具有相应部位的神经压迫体征.腰穿及压颈试验阳性,碘油造影可进一步确诊. 治疗:对弥漫性粘连者以内科治疗为主,如采用抗菌索及激素等.对囊肿型或局限性蛛网膜粘连型者,可行手术摘除和剥离. 疾病分类 普通外科 症状体征 胸腹部束带样疼痛,下肢有无放射性疼痛.两下肢无力、大小便功能障碍. 疾病病因 感冒、发热及脑膜炎等全身感染史,脊柱附近感染病变史,椎管内注射药物史. 诊断检查 1.病史询问有无感冒、发热及脑膜炎等全身感染史,脊柱附近感染病变史,有无椎管内注射药物史.了解起病缓急、病程的长短和病程中有无缓解期.胸腹部有无束带样疼痛,下肢有无放射性疼痛.有无两下肢无力、大小便功能障碍. 2.神经系统检查检查感觉减退或消失区,多无清楚感觉障碍平面,常呈无规则分布,有时出现痛温觉消失而触觉存在的感觉分离现象.检查两下肢肌力、肌张力和腱反射及病理反射情况,有无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及小便失禁或尿潴留情况. 3.腰椎穿刺奎氏试验多呈部分性或完全性阻塞,脑脊液白细胞数正常或稍多,蛋白中等度增高,糖和氯化物多数正常. 4.椎管造影造影剂在病变部位呈斑点状或片状不规则分布,如有阻塞平面,其边缘亦多不整齐. 5.MRI检查有时可见小的蛛网膜囊肿. 疾病诊断 1.起病可急可缓,病前常有感染、发热、椎管内药物注射等病史,或有脊柱疾患如外伤、增生、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或脊髓病变如肿瘤、多发性硬化、脊髓空洞症等. 2.病程缓慢进展,症状常有自发缓解或复发加重.后者多与感冒受凉或劳累有关. 3.主要病变常仅累及脊髓某一部分,以胸段、颈段多见.早期常有后根刺激症状,如上肢及胸背部呈放射性疼痛或有束带感,休息后症状减轻,其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脊髓受损症状.少数患者病初即可出现脊髓横贯症状. 4.病变弥散者,除主要病变部位的神经体征外,常有多发性脊髓或神经根损害症状,如横贯水平以下感觉减退区内尚有根性分布的感觉障碍;痉挛性瘫痪部位内有限局性的肌肉萎缩或肌纤维震颤等.可和脊髓肿瘤和横贯性脊髓炎鉴别. 5.脑脊液正常或有不同程度的蛛网膜下腔横阻现象,细胞数和蛋白可增高.脊髓碘油造影可呈现典型的“烛泪样”表现. 治疗方案 1.非手术疗法为主要治疗方法,包括:①抗生素在疾病开始阶段使用;②碘化钾和烟酸口服,亦可用激素治疗;③局部理疗或碘离子透入;④蛛网膜下腔注氧,每次10~20ml,每周1~2次,4~6次为一疗程. 2.手术疗法用于囊肿型.手术切除囊肿,小心剪开粘连带,但不可强行剥离,以免加重症状,同时行椎管减压. 治疗措施 1.抗感染治疗.对疑为感染引起者,可酌情选用抗生素、抗病毒制剂或试用抗结核治疗. 2.皮质激素治疗.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100~200mg1次/日,10次为一疗程)或肌注、口服强的松、地塞米松等.椎管内注射对防止粘连扩散和促进炎症吸收效果更好.通常用地塞米松,首次为2mg(可逐渐增量至5mg),和脑脊液混合后缓慢注射,每周2~3次,10次为一疗程. 3.扩散血管改善血运.可用烟酸、妥拉苏林、654-2、山莨菪碱注射液或活血化淤中药等. 4.鞘内注射氧气疗法.一次酌情注入10~15ml氧气,自小量开始,每注入5ml气体,即放出等量脑脊液,每5~7天一次.对早期病例可能有助于松解粘连、改善脑脊液循环. 5.小剂量放射治疗.对改善血运可能有一定帮助.
查看更多关于“脊髓蛛网膜炎”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