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
刘保兴主任医师
病情分析:你好,不回应先检查的尿常规在临床上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初步检查,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一旦发现尿异常,常是肾脏或尿路疾病的第一个指征,亦常是提供病理过程本质的重要线索.近年来有不少人强调,负责医生应自己动手做患者尿常规检查,是有利于医生发现肾脏疾病的一般诊断方法.尿常规的检查意义:对泌尿道感染,结石,胆道阻塞,急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变症状群等疾病有预报性作用.尿常规检查内容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比重,尿胆原,胆红素,亚硝酸盐,隐血,酮体及尿糖定性.(1)尿色:正常尿液的色泽,主要由尿色素所致,其每日的排泄量大体是恒定的,故尿色的深浅随尿量而改变.正常尿呈草黄色,异常的尿色可因食物,药物,色素,血液等因素而变化.(2)透明度:正常新鲜尿液,除女性的尿可见稍混浊外,多数是清晰透明的,若放置过久则出现轻度混浊,这是由于尿液的酸碱度改变,尿内的粘液蛋白,核蛋白等逐渐析出之故.(3)酸碱度:正常尿为弱酸性,也可为中性或弱碱性,尿的酸碱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饮食种类,服用的药物及疾病类型.(4)细胞:在临床上尿中有重要意义的细胞为红细胞,白细胞及小圆上皮细胞.①红细胞.正常人尿中可偶见红细胞,离心沉淀后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3个.若尿中出现多量红细胞,则可能由于肾脏出血,尿路出血,肾充血等因素或病因所致.剧烈运动及血液循环障碍等,也可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加,而在尿中出现蛋白质和红细胞.②白细胞.正常人尿中有少数白细胞存在,离心尿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5个.异常时,尿中含有大量白细胞,表示泌尿道有化脓性病变,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③小圆形上皮细胞.正常尿液中,有时可发现少数脂肪变性的小圆形上皮细胞.若肾小球肾炎时,尿中上皮细胞增多.若肾小管有病变时,可出现许多小圆形上皮细胞.(5)管型:正常尿液中仅含有极微量的白蛋白,没有管型,或偶见少数透明管型.若尿中出现1个管型,可以反映至少1个肾单位的情况,是肾脏疾病的一个信号,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6)蛋白质:一般认为正常人每日排出蛋白质量为40~80毫克,最多100~150毫克,常规定性检测为阴性.病理性蛋白尿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妊娠中毒症,狼疮性肾炎,放射性肾炎及肾内其它炎症病变,中毒,肿瘤等.(7)比重:尿液的比重约在1.015~1.025之间,婴幼儿的尿比重偏低,尿比重受年龄,饮水量和出汗的影响.尿比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肾脏的浓缩功能,故测定尿比重可作为肾功能试验之一.(8)尿糖定性:正常人尿内可有微量常规药物,每日尿内含糖量为0.1~0,最高不超过0,定性试验为阴性.尿糖阳性多见于肾性糖尿,糖尿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9)尿胆原:正常参考值:弱阳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疽,肝病等.阴性,见于梗阻性黄疽.(10)胆红素: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胆石症,胆道肿瘤,胆道蛔虫,胰头癌等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和肝癌,肝硬化,急慢性肝炎,肝细胞坏死等导致的肝细胞性黄疽.(11)亚硝酸盐: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膀胱炎,肾盂肾炎等.(12)酮体: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妊娠呕吐,子痫,腹泻,中毒,伤寒,麻疹,猩红热,肺炎,败血症,急性风湿热,急性粟粒性肺结,惊厥等.此外,饥饿,分娩后摄入过多的脂肪和蛋白质等也可出现阳性.尿酮体阳性鉴于糖尿病酮体酸中毒及饥饿性酮症.(13)隐血: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泌尿系统结石,感染,肿瘤,急慢性肾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癌,血友病等.
查看更多关于“验尿是检查什么病的”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