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
姚林燕副主任医师
病情分析:不容忽视的小儿肥胖症●市妇幼保健院池莉芬肥胖症目前已是一项世界性问题。据最新资料显示,在发达国家约有30%的成年人体重超标或患有肥胖症。而在我国,近年来肥胖者也日益增多,尤其是肥胖儿童的速增速度更为惊人。在小儿肥胖症中,绝大多数是属于单纯性肥胖症,或叫良性肥胖症。这是由于过食、少动,使剩余热能转化为体脂所致。部分有肥胖家族史,说明与遗传有关;仅少数患儿继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内分泌紊乱与遗传代谢性疾病。判断一个小儿是否得了肥胖症是比较简单的,一般用看和称的方法就看测出来。如皮下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按身长计算之标准体重20%即是肥胖症患者,如超过10%,则称为“超重”。超重儿就有可能发展为肥胖儿。研究发现,肥胖儿童中有部分将发展为成人肥胖症。而幼年肥胖已被证实为日后发生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还有一个因素也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那就是肥胖会造成孩子的心理障碍,产生一些如医学上讲的“社交退缩症”,这对肥胖儿的成长是不利的。肥胖儿的应急反应,抗感染能力较正常儿童低。也易形成自卑、孤僻、不合群的性格。吃得多,动得少,是造成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根本因素或病因。肥胖儿共性就是吃,而且大多喜欢吃甜、腻食品。再加上动得少,能量都积聚在体内,怎么会不胖呢?此外,胎内因素也很重要。现在只生一个小孩,都希望生个健康、聪明的孩子,所以对孕妇的营养特别重视。孕妇在最后三个月内胖得最快,而这最后三个月也是胎儿体重增长最快的三个月,这样就容易分娩出肥胖婴儿。单纯性肥胖多见于婴儿期、学龄期和青春前期的儿童。当然,还有遗传因素,即父母双方都胖的,孩子胖的可能性有80%;父母正常的,孩子胖的可能性只有14%。单纯性肥胖的预防比治疗更易收效,所以应从小就注意摄入营养素适度,忌用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饮食作“填鸭式”的过度喂养。已患了肥胖症,应加强饮食控制,但在限制脂肪摄入的同时,仍应照顾到儿童的基本营养和生长发育需要,蛋白质每日不宜少于1—/千克体重。为减轻饥饿感可选用热量少,体积大的食物,如蔬菜、豆类等。另外,维生素、矿物质和新鲜水果同时要补充。饮食宜清淡,菜中食盐宜少为妥;少加酸、辣等调料,也宜于达到减肥目的。适当增加运动及体格锻炼十分重要,应以生理耐受力为度,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小儿肥胖症尽量不用药物治疗,有些药物的副作用较大,还会产生依赖性。对病理性肥胖症,则应治疗控制其原发疾病。
查看更多关于“小儿肥胖症怎么办呀”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