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
刘保兴主任医师
病情分析:主要是化学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常规药物,链霉素,吡嗪酰晦,乙胺丁醇和氨硫脲.应用化疗应遵照以下5条原则:①早期.一旦确诊立即用药;②联用.联合应用2种或2种以上抗结核药物以保证疗效和防止产生耐药性,减少毒副作用;③适量.④规律.切忌遗漏和中断;⑤全程.一般均需服药一年以上方可停药,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短期强化治疗,由医生全程督导,疗程一般在6-8个月.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对结核的控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合理的化疗可使病灶全部灭菌,痊愈.传统的休息和营养起着辅助作用.(疾病诊断和分型分期标准)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但以肺结核(pulmoarytuberculosis)最为常见.排菌病人是社会传染源.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仅于抵抗力低落时方始发病.本病病理特点是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易于形成空洞.除少数可急起发病外,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五十年代以来,我国结核病总的疫情虽有下降,但由于人口众多,各地区控制疫情不均衡,它仍为当前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国内十大死亡病因之一,应引起我们高度关注.诊断要点一,乏力,体重减轻,发热,盗汗.二,咳痰,X线胸片示肺部浸润性改变.三,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四,痰液涂片抗酸染色阳性.五,痰培养结核杆菌阳性.诊断标准(国内结核病防治工作会议制订,1978年6月·柳州)治疗结核的五个原则临床上有初,复治之分,病人有排菌和不排菌之别,结核菌有处于繁殖生长期和休眠静止期之别.抗痨药物有作用于酸性环境和细胞内酸性环境的药物,还有作用细菌外得碱性或中性环境的药物,一个合理正规的化疗方案必然有二种或二种以上的杀菌药,合理的剂量,科学的用药方法,足够的疗程,还要规律,早期用药,才能治好.缺少哪一个环节都能导致治疗失败.一,早期:对任何疾病都强调早诊断,早治疗,特别对一定要早诊断,早治疗,早期治疗以免组织破坏,造成修复困难,早期,肺泡内有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素渗出,肺泡结构尚保持完整,可逆性大.同时细菌繁殖旺盛,体内吞噬细胞活跃,抗痨药物对代谢活跃生长繁殖,旺盛的细菌最能发挥遏制和杀灭作用.早期治疗可利于病变吸收消散不留痕迹.如不及时治疗小病拖成大病,大病导致不治好,一害自己,二害周围人.二,联合:无论初治还是复治患者均要联合用药,临床上治疗失败的因素或病因往往是单一用药造成难治病人.联合用药必须要联合二种或二种以上得药物治疗,这样可避免或延缓耐药性的产生,又能提高杀菌效果.既有细胞内杀菌药物又有细胞外杀菌药物,又有适合酸性环境内的杀菌药,从而使化疗方案取得较好疗效.并能缩短疗程,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浪费.三,适量:药物对任何疾病治疗都必须有一个适当的剂量.这样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又不给人体带来毒付作用,几乎所有的抗结核药物都有毒付作用,如剂量过大,血液的药物浓度过高,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特别对肝肺可产生毒付反应,剂量不足,血液浓度过低,达不到折菌,杀菌的目的,易产生耐药性.所以一定药采用适当的剂量,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四,规律:一定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规律用药,因为结核菌是一种分裂周期长,生长繁殖缓慢杀灭困难大的顽固细菌.在治疗上必须规律用药,如果用药不当,症状缓解就停停用,必然导致耐药的发生,造成治疗失败.日后治疗更加困难,对规律用药必须做到一丝不苟,一顿不漏,决不可自以为是.五,全程:所谓全程用药就是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判定化疗方案,完成化疗方案所需要的时间,一个疗程三个月.全疗程一年或一年半.短化不少于6个月或10个月.要想彻底治疗必须遵循以上五个原则,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才能确保查出必治,治必彻底.
查看更多关于“有肺结核,现在呼吸困难,是什么..”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