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郑华主任医师
病情分析:小儿脑瘫全称小儿脑性瘫痪,是指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内各种因素或病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临床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脑瘫的表现由于病因及分型的不同而各种各样但早期多见:(脑瘫婴儿前半期(6个月以内)的早期症状)1.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这是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则可诊断为重症脑损伤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病2.身体发硬这是肌张力亢进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可诊断为脑瘫3.反应迟钝及叫名无反应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现一般认为4个月时反应迟钝6个月时叫名无反应可诊断为智力低下4.头围异常:头围是脑的形态发育的客观指标脑损伤儿往往有头围异常5.哺乳困难生后不会吸吮吸吮无力或拒乳吸吮后疲乏无力经常出现呛咳吐奶现象嘴不能很好闭合体重增加不良.6.固定姿势小儿出生后十分安静哭声微弱或持续哭闹往往是由于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所致如角弓反张蛙位倒U字形姿势等在生后一个月就可见到7.不笑:如果2个月不能微笑4个月不能大声笑可诊断为智力低下8.手握拳:如果4个月还不能张开或拇指内收尤其是一侧上肢存在有重要诊断意义9.身体扭转:3-4个月的婴儿如有身体扭转往往提示锥体外系损伤10.头不稳定:如4个月俯卧不能抬头或坐位时头不能竖直往往是脑损伤的重要标志11.斜视:3-4个月的婴儿有斜视及眼球运动不良时可提示有脑损伤的存在12.不能伸手抓物:如4-5个月不能伸手抓物可诊断为智力低下或脑瘫13.注视手:6个月以后仍然存在可考虑为智力低下14.小儿易惊:抽搐尖叫或烦躁不安15.自发运动少或不动或易打挺全身松软肌肉松弛或全身发硬经常从襁褓中窜出去有些脑损伤较轻微在婴儿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但在婴儿后半期(6-12个月)则有一些其他症状表现:1.不能翻身6个月以后还不能翻身有诊断意义2.不使用下肢6-7个月不用下肢短暂地支持体重3.不用单手7-10个月的婴儿不用单手抓玩4.手笨手的精细动作如捏小东西解扣系腰带不灵活不协调在7-10个月出现有诊断意义5.不能独坐7个月不能独坐6.不能抓站10个月不能抓站7.不会与人再见10个月以后有诊断意义8.使用脚尖站立10个月还用脚尖站立9.不能迈步13-15个月以后还不会迈步10.流口水及`吃手`12个月以后有诊断价值主要采用药物康复手术三位一体的治疗方法1.康复理疗(1)康复治疗按摩:婴儿抚触全身及局部按摩;(2)针灸治疗①普通针刺;治疗以健脑益聪化瘀通络为原则以督脉及足少阳足阳明经穴及夹脊穴为主主穴百会四神聪夹脊悬钟足三里合谷配穴肝肾不足者加肝俞肾俞;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痰瘀阻络者,加膈俞血海丰隆;语言障碍者加通里廉泉金津玉液;颈软者加天柱;上肢瘫者加肩髃曲池;下肢瘫者加环跳阳陵泉;腰部瘫软者加腰阳关操作主穴用毫针补法或平补平泻法;主穴可分为二组即夹背穴为一组其余穴为一组隔日交替使用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或用速刺法不留针配穴按虚朴实泻法操作②头针法选额中线顶颞前斜线顶旁1线顶旁2线顶中线颞后线枕下旁线用1.5寸毫针迅速刺人帽状腱膜下然后将针体与头皮平行,推送至所需的刺激区,留针2—4小时,留针时可以自由活动隔日1次③穴位注射法选大椎足三里阳陵泉曲池合谷用10%常规药物注射液维生素B1B12注射液等每次每穴注入0.5-1毫升隔日1次④耳针法选枕皮质下心脑肾肝脾神门毫针刺或用揿针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3)功能和智力训练:以鲍氏提出的“0~3岁早期干预大纲”为指导,针对疾病损伤造成的不同功能障碍,制定不同的诊疗方案,进行感知视听语言记忆和动作训练,结合婴儿操综合治疗(4)心理治疗:与患儿交谈,观察其情绪心理兴趣,进行诱导和启发,调整病态心理,通过游戏音乐开发智力(5)运动疗法:减重步态训练Bobath法Bojta法上田疗法作业疗法平衡功能训练感觉统合治疗文体疗法等(6)高压氧治疗(7)物理疗法:兴奋治疗仪脑循环治疗仪数码导平治疗仪近红外线复合式多功能熏蒸等(8)水浴疗法:涡流气泡浴疗水中运动疗法2.药物:(1)西药:脑活素常规药物,A型肉毒毒素,脑苷肌肽,巴氯酚常规药物丹曲林钠(由于镇静的不良反应,依从性不好,停药后反跳,近年已较少使用)(2)中药:常规药物等3.手术:腱膜松解术,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Hoke跟腱腱滑动延长术,股直肌远端转移术等
查看更多关于“两岁小孩脑瘫不会走路”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