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
共2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
朱亦堃主任医师
病情分析: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Polio)是急性传染病,由病毒侵入血液循环系统引起,部分病毒可侵入神经系统。患者多为一至六岁儿童,主要症状是发热,全身不适,严重时肢体疼痛,发生瘫痪。俗称小儿麻痹症。治疗是对症性的。顿挫型或轻型非瘫痪型脊髓灰质炎仅需卧床几日,用解热镇痛药对症处理。当急性脊髓灰质炎时,可睡在硬板床上(用足填板,有助于防止足下垂)。如果发生感染应给予适当抗生素治疗,并大量饮水以防在泌尿道内形成磷酸钙结石。在瘫痪型脊髓灰质炎恢复期,理疗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治疗】(一)急性期治疗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隔离至少到起病后40天避免劳累肌痛处,可局部湿热敷以减轻疼痛。瘫痪肢体应置于功能位置以防止手足下垂等畸形,注意营养及体液平衡,可口服大量维生素C及B族。发热高中毒症状重的早期患者可考虑肌注常用皮肤用药制剂每日,连续2~3天重症患者可予常用皮肤用药口服或氢化可的松静滴,一般用3~5日继发感染时加用抗菌药物。2.呼吸障碍的处理重症患者常出现呼吸障碍,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往往是引起死亡的主因。首先要分清呼吸障碍的因素或病因(见表11-10),积极抢救,必须保持呼吸道畅通,对缺氧而烦躁不安者慎用镇静剂,以免加重呼吸及吞咽困难,及早采用抗菌药物,防止肺部继发感染。密切注意血气变化和电介质,紊乱随时予以纠正。表11-10脊髓灰质炎时呼吸障碍因素或病因脊髓型麻痹延髓型麻痹肺部并发症其他因素由于颈胸脊髓神经细胞病变引起呼吸肌(主要为肋间肌及膈肌及胸廓辅助呼吸肌)瘫痪①第9~12对脑神经病变引起咽部及声带麻痹,喉肌麻痹,呛咳,吞咽困难,口腔分泌物积聚和吸入等②呼吸中枢病变;引起呼吸浅弱而不规则心血管功能紊乱(血管舒缩中枢损害)高热(致氧耗增加)等肺炎、肺不张、肺水肿等。剧烈肌痛、胃扩张过多应用镇静剂以及气管切开或人工呼吸器装置等。延髓麻痹:发生吞咽困难时应将患者头部放低,取右侧卧位并将床脚垫高使与地面成20~30度角以利顺位引流;加强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及早作气管切开;纠正缺氧;饮食由胃管供应单纯吞咽困难引起的呼吸障碍忌用人工呼吸器。脊髓麻痹影响呼吸肌功能时应采用人工呼吸器辅助呼吸。呼吸肌瘫痪和吞咽障碍同时存在时,应尽早行气管切开术同时采用气管内加压人工呼吸。呼吸中枢麻痹时应用人工呼吸器辅助呼吸,并给予呼吸兴奋剂。循环衰竭时应积极处理休克。(二)促进瘫痪的恢复促进神经传导机能的药物,如常用皮肤用药如兰他敏等效果不显,目前很少应用在热退尽瘫痪不再进行时,及早选用以下各种疗法:1.针灸治疗适用于年龄小病程短肢体萎缩不明显者。可根据瘫痪部位取穴。上肢常取颈部夹脊穴肩贞大椎手三里少海内关合谷后溪,每次选2~3穴;下肢常选腰脊旁开1寸处环跳秩边跳跃玉枢髀关阴廉四强伏兔承扶殷门季中阳陵泉足三里解溪太溪绝骨风市承山落地等,根据瘫痪肢体所涉及的主要肌群选有关穴位3~4个。每次可更换轮流进行,每天1次,10~15次为一疗程,两疗程之间相隔3~5天。开始治疗时用强刺激取得疗效后,改中刺激巩固疗效用。弱刺激可用电针或水针每次选1~2穴位,注射维生素B1γ氨酪酸或活血化瘀中药复方当归液(当归常用皮肤用药川芎制剂)每穴0.5~1.0ml。2.推拿疗法在瘫痪肢体上以滚法来回滚8~10分钟按揉松弛关节3~5分钟,搓有关脊柱及肢体5~6遍并在局部以擦法擦热每日或隔日1次,可教家属在家进行。3.功能锻炼瘫痪重不能活动的肢体可先按摩、推拿,促进患肢血循环,改善肌肉营养及神经调节,增强肌力;患肢能作轻微动作而肌力极差者,可助其作伸屈外展内收等被动动作;肢体已能活动而肌力仍差时,鼓励患者作自动运动进行体育疗法,借助体疗工具锻炼肌力和矫正畸形。4.理疗可采用水疗、电疗、蜡疗、光疗、等促使病肌松弛,增进局部血流和炎症吸收。5.其他可用拔火罐(火罐水罐气罐)及中药熏洗外敷,以促进瘫痪肢体恢复。另有报导应用穴位刺激结扎疗法,促进瘫痪较久的肢体增强肌力。畸形肢体可采用木板或石膏固定,以及用手术矫治。
查看更多关于“小儿麻痹症初期针灸能根治吗?”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