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
共3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
刘保兴主任医师
病情分析:问题分析:(1)开始时训练患者作小范围的平稳而又流畅的运动。范围随着患者的控制改善而逐渐加大。 (2)治疗应集中在训练患者在正常支持基底上(即站立时两足距离正常而不是患者由于害怕不稳定而使两足的距离加大)和在抗重力的位置上训练平衡。
意见建议:(1)改善患者运动的姿势基础:增强近端稳定性;改善平衡调节,使患者学会小范围的运动。 (2)改善主动肌、协同肌、对抗肌的协同,使患者的运动变得平稳和流畅。 (3)在抗重力的位置上,让患者体验有目的的抗重力运动。
查看更多关于“共济失调疾病看什么科应该怎么治疗才好?”的相关常识>>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
王惠玲副主任医师
病情分析:发病原因是原受累神经因缺血时间过久导致的神经支配区血供障碍而迟发性病理改变。能否控制病情继续发展,必须对病情资料进行分析才能议定出有效的治疗措施,否则本病易迟发更严重的神经萎缩导致不全痉挛性瘫痪。治疗方案,中西复合治疗增强改善神经受累局部微循环血运以养神经,软化瘢痕调节神经利于病灶再生修复
本回答来自: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投诉 | 2016-01-12
查看更多关于“共济失调疾病看什么科应该怎么治疗才好?”的相关常识>>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
魏新苗副主任医师
病情分析:我院经分离型脑起搏器治疗之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站立稳,步态较治疗前明显变稳,语言较治疗前流利且清晰。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腱反射较治疗前降低。共济运动较前有明显改善。现患者在继续康复中。
本回答来自: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投诉 | 2016-01-12
查看更多关于“共济失调疾病看什么科应该怎么治疗才好?”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