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
王惠玲副主任医师
病情分析:脂溢性皮炎是皮肤附属器疾病之一,属于中医“白屑风”和“面游风”的范畴。主要表现为头面,上胸,腋窝,外阴等皮脂腺丰富的地方出现红斑,瘙痒。临床一般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种,干性者皮疹以红斑、丘疹、脱屑为主;湿性者红班表面油腻,甚至伴有糜烂、滋流黄水。中医认为本病系由饮食不节,湿热内蕴或风热燥邪外侵所致。病久者多为肺肾阴虚,治疗原则主要是祛风清热利湿或养阴润燥。用中医药辩证分型治疗疗效满意,现代医学目前尚不完全明了本病的发病原因,倾向认为与皮脂腺分泌过旺,皮脂过多引起皮肤炎症有关。
下附内服、外洗验方各一帖,仅供参考。
(1)内服方药:黄连,黄芩20克,连翘,蒲公英,知母,牡丹皮,生地,当归20克,升麻10克,常用皮肤用药,常用皮肤用药30克,常用皮肤用药20克。
用法:每天一剂水煎分三次服。
方义:方中黄芩主清上焦肺热;黄连主泄中焦胃火;连翘、蒲公英、升麻清热解毒;知母、牡丹皮、生地、常用皮肤用药清热泻火,凉血养阴。本方比较适用于治疗急性脂溢性皮炎火热湿毒明显者,症见皮疹鲜红油腻,瘙痒明显,小便黄,大便干结或溏泻,舌红苔黄,脉数。本方选自《黑龙江中医杂志》1987年第1期24页
查看更多关于“脂溢性皮肤炎这是怎么回事呢?”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