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刘保兴主任医师
病情分析:病毒性腹泻是指病毒病原体感染肠道后所引起的腹泻,常见的病毒病原体有轮状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小圆病毒、杯状病毒等。目前我国检出的病毒病原体主要为轮状病毒。
婴幼儿感染轮状病毒后,起病急,临床表现比较严重,主要有发热、呕吐、腹泻(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不含脓血)和脱水等症状。成人感染轮状病毒后,起病急,主要有腹泻(以水样便为主,每日腹泻次数在5-10次以上,重者腹泻酷似霍乱)、腹胀、腹痛、恶心等症状,多数患者不发烧。
目前针对病毒性腹泻的治疗,尚无有效的特异性治疗,只能采取对症和支持治疗的办法。脱水是病毒性胃肠炎致死的主要原因,故对严重病例,尤其是幼儿及体弱者应及时输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或口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补液盐。此外,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不要滥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对病毒性病原体无效,且长期应用抗生素反而易引起菌群失调性腹泻等不良后果。
在对患者的日常照料中,主要应注意患者的饮食卫生,多吃新鲜、易消化、含钙高的食品,多喝水,少吃高脂肪食品,少吃冷食,同时注意患者的保暖,并少去人群过于集中的公共场所。
病毒性腹泻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
查看更多关于“病毒性腹泻”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