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
刘保兴主任医师
病情分析:你好:若患儿表现咳嗽气促,喉间痰鸣,鼻塞声重,身寒无汗,痰涎清稀有沫,口不渴,二便自调,舌苔白,脉浮紧。此为风寒束表,内闭于肺,引起的风寒咳喘。治疗用温肺散寒,豁痰平喘药:炙麻黄,桂枝,干姜,细辛,五味子,常规药物,常规药物。咳甚加紫菀,冬花;哮甚加白芥子;喘甚者加葶苈子;痰多者加半夏。如患儿症见咳逆喘促,喉间痰鸣,胸满气粗,声高息涌,以呼出为快,痰黄稠粘,烦渴面赤,二便不利,舌红苔黄或腻,脉滑数,此乃痰热交阻,壅塞肺脏而致的痰火哮喘。治疗宜采用清热涤痰,降逆平喘药:汉防己,杏仁,甜葶苈。痰多加海浮石,瓜蒌皮;喘甚者加桑皮,冬花;哮甚者加白芥子、苏子,水煎服。
若患儿证见咳嗽急促,痰声漉漉,喉间痰鸣,痰涎清稀,胸膈满闷,食少便溏,面黄唇淡,舌苔白滑,脉濡或滑者为脾土素弱,积湿酿痰,肺弱受困,调节无权而诱发的痰湿哮喘。治疗采用健脾化痰,降逆平喘药:太子参,云苓,常规药物,炙麻黄,苏子,陈皮,清夏,水煎服。
查看更多关于“哮喘的中医药治疗”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