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
共3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
李娟主任医师
病情分析:该疾病致病基因为NPHS1(19q13.1),编码nephrin是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之间裂隙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芬兰,94%的NPHS1的基因突变为Fin-主要型(Fin-major)和Fin-次要型(Fin-minor)。这两种突变可使nephrin表达缺失,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携带这两种突变的患儿接受肾移植后,20%会产生nephrin的抗体,再次出现大量蛋白尿。
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芬兰人群中最常见,亚洲人少见。患儿在子宫内即出现症状,新生儿低体重,出生后不久即出现严重的肾病综合征,迅速发展为肾小球硬化,激素和免疫遏制剂无效,新生儿多于产后6个月内死于严重的并发症。
临床症状典型易鉴别,也可通过基因诊断与其他的新生儿肾病综合征鉴别。给予充分的支持治疗,可延长生命,但是3~8岁之间进展为终末期肾衰竭。惟一有效的治疗方式是肾移植。
查看更多关于“先天性肾病综合征的病因”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