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
王峥主任医师
病情分析:胆囊结石:及早手术好胆囊结石是目前健康体检查出最多的疾病之一。一个长有结石的胆囊,会失去它贮存、浓缩和排泄胆汁的功能,保留一个有病的胆囊,就相当于保留一个病灶。切除胆囊后可诱发结肠癌和引起消化功能障碍的说法,并未取得医生的共识和确认。胆囊结石如长期内科保守治疗,可发生许多严重并发症。近年来,胆结石(包括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的发病率明显增高,这主要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进食高胆固醇食物增多的缘故(胆结石的形成主要是胆汁中胆固醇浓度增高致不断在胆管析出和堆积的结果)。据调查,在生活条件较好的地区,胆结石的发病率可高达7%。其中,胆囊结石占胆结石总数的80%以上,是目前健康体检查出最多的疾病之一。患了胆囊结石怎样治疗好,是患者很关心的问题,下面谈谈目前医学界对此问题的意见。切除胆囊能诱发癌症吗?有人认为,手术切除胆囊会改变胆汁的排泄途径,胆汁可通过胆总管直接排入肠道(而非先在胆囊内储存,进食时再由胆囊排入肠道)。由于胆汁长期持续地刺激肠道,从而可诱发结肠癌(胆汁中的次级胆汁酸有可能致癌或协同致癌)。另外,胆汁排泄异常也可影响消化功能,引起消化不良和大便次数增多等,因此对胆囊结石主张内科治疗。实际上胆囊切除前,相当多的情况是胆汁已直接经胆总管流入十二指肠,因此,在胆囊切除前后胆汁的流向是一样的。而且很有趣的是,人的神经系统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胆囊切除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节,肝细胞会在餐后人体需要胆汁时,增加胆汁分泌。因此,切除胆囊后不会明显影响消化功能。长期内科治疗后患无穷值得强调指出的是,胆囊结石如长期内科保守治疗,可发生许多严重并发症,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临床实践证实,胆囊结石常并发急性胆囊炎,严重者能发生胆囊积脓、坏死和穿孔,可危及生命。从胆囊颈管脱出的结石如果阻塞胆管,还有可能发生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和急性胰腺炎,此两种并发症的病死率高达50%以上。82%~95%的胆囊癌患者,同时有胆囊结石存在;而在患胆囊结石时,胆囊癌的发病率为1.3%~7%。由于胆囊结石的刺激,还易使胆囊良性息肉癌变。总之,胆囊结石如长期内科保守治疗可说是后患无穷。因此,多数学者主张,对胆囊结石施行外科手术(特别是腹腔镜摘除手术),应抱积极态度,即对确诊的胆囊结石(特别是结石直径大于3厘米、胆囊多发结石或充满型结石),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就应及早择期(选择身体条件较好的时期)手术。因为目前选用的内科治疗方法,如中药排石、消炎利胆和一些偏方等,疗效一般都不令人满意;体外碎石疗法并不十分安全,疗效也不太理想;口服溶石药物(如鹅去氧胆酸和熊去氧胆酸等),在短时间(1年半)内,很难将大的(直径大于1.5厘米)胆固醇结石消融(此种药物对胆红素结石无效),且此药物较昂贵,一般患者经济上难以承受。“静止型”胆囊结石宜早手术有些胆囊结石无症状(所谓静止型者),有人主张对这种结石不作处理,可动态观察,采取等着瞧的态度,一旦胆绞痛发作再行手术。这种做法存在着很大的潜在危险,因为结石长期拖延下去,中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脏器功能生理性衰退和其他疾病的发生,还很有可能失去手术机会,若被迫进行急症手术,则危险性必然增大。根据上述情况,权衡利弊,对胆囊结石的治疗,绝大多数医生主张还是及早择期手术好。
查看更多关于“胆囊结石能不能好”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