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
邸志勇副主任医师
病情分析:
痛风是一种由尿酸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其治疗药物的研发和上市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早期用于痛风治疗的药物主要以缓解症状为主,如秋水仙碱,它早在19世纪就被发现并应用于临床,至今仍是一线用药。
20世纪中期,随着医学研究的进步,别嘌呤醇问世,这是能够降低尿酸生成的药物,于1963年在美国获批上市。随后,非布司他作为一种新型降尿酸药物,在2009年首次获得美国FDA批准,为痛风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近年来,促尿酸排泄类药物如苯溴马隆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这类药物通过增加尿酸排泄来降低血尿酸水平,最早于1967年在法国被引入市场。
总体来看,痛风治疗药物的发展体现了医学界对这一疾病的深入认识和不断探索,每种药物的上市都为改善患者的病情管理带来了积极影响。
查看更多关于“痛风药物上市时间”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