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
颌骨骨折固定的方法有什么呢
男 | 36岁 | 分类:颌面部创伤 | 1人回复 | 2011-10-26
病情描述:
颌骨骨折的复位方法:颌骨骨折的复位标准是恢复患者原有的咬合关系。根据不同的骨折情况,可选用不同的复位方法。 1)手法复位:主要用于新鲜的并且移位不大的线形骨折,如牙槽突骨折、颏部线形骨折的复位。复位后应作颌间固定,属于非手术治疗。 2)牵引复位:主要用于手法复位不满意或伤后2~3周已经纤维性愈合的患者。分为颌间牵引及口外牵引两种。 ①颌间牵引:是在上、下颌牙列上分别安置有挂钩的牙弓夹板,然后根据骨折需要复位的方向,在上、下颌牙弓夹板的挂钩上套上橡皮圈作牵引,使其恢复到正常的咬合关系。它既有牵引作用,牵引到位后,也有固定作用。主要用于下颌骨骨折的牵引固定。应注意当上、下颌骨同时骨折时,用颌间固定恢复咬合关系后,需将上颌骨作坚强内固定或加用颅颌固定,否则,当下颌骨作开口运动时,有可能将上颌骨骨折块牵拉移位。 ②颅颌牵引:主要用于上颌骨骨折。如上颌骨向后移位较大的骨折,传统的常规药物头帽颅颌牵引技术已经弃用,取而代之的是外牵引支架。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1)单颌固定:是指在发生骨折的颌骨上进行固定,而不将上、下颌骨同时固定在一起的方法。常用的有单颌牙弓夹板固定:即将成品或弯制的牙弓夹板横跨骨折线安置到两侧健康牙上,用金属丝将夹板与牙体逐个结扎起来,利用健康牙固定骨折的方法。临床上常用于牙槽突骨折和移位不大的颏部线形骨折。 2)颌间固定:指利用牙弓夹板将上、下颌同定在一起的方法,是颌面外科最常使用的固定方法。它的优点是能使移位的骨折段保持在正常咬合关系上愈合。常用的方法有:带钩牙弓夹板颌间固定、小环颌间结扎固定和正畸托槽颌间固定。 单纯采用该方法治疗骨折,下颌骨一般固定4~6周,上颌骨3~4周。缺点是由于上、下颌被固定在一起,常影响患者的进食和语言功能,难以保持口腔卫生,继发龋病等。 目前,随着坚固内固定技术的引入,颌间牵引与固定的作用和角色发生变化,单纯使用颌间牵引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的模式已被逐渐放弃,它主要被用作坚同内固定的辅助手段,在作内固定之前咬合关系的维持与确认,内同定后作短暂抵抗肌源性不良应力。同时固定的时间也大大缩短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想知道治疗的过程都有什么我们要如何配合
我有更好的答案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刘保兴主任医师
病情分析: 颌骨骨折
颌骨骨折的发生率约占颌面损伤的35%,交通事故为其主要原因。它有一般骨折的共性,如出血、肿胀、疼痛、移位、感觉异常及功能障碍等。由于颌骨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特点,其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与身体其他部位骨折又大不相同,最大的不同是上下颌骨形成咬合关系,骨折时处理不当,会影响咀嚼功能。
1.解剖特点 下颌骨占据面下1/3部及面侧面中1/3的一部分,面积大,位置突出,骨折发生率高。下颌骨发生骨折的部位常与解剖结构有关,如正中联合部、颏孔区,下颌角区及髁突颈部均属于薄弱区,因此成为骨折好发部位,此外还可发生于冠突和下颌支骨折。
直接打击髁突部可发生直接骨折,当颏部或体部受打击时,髁突部由于应力集中形成间接骨折。
下颌骨上有较强大的升颌肌群及降颌肌群附着,骨折时,常常受附着在骨折块上的肌肉牵引力的方向和打击力的方向的综合影响,使骨折块发生移位,导致各种形式的咬合错乱。
上颌骨是面中部最大的骨骼,主要占据面中1/3,左右各一,两侧上颌骨在中线连接,参与构成鼻腔外侧壁;上颌骨上方与颅骨中的额骨、颞骨、筛骨及蝶骨相连;上颌骨两侧与颧骨、鼻骨、泪骨相连,参与构成部分眼眶;上颌骨的后面与腭骨相连,参与构成口腔的顶部。由于上颌骨主要维持面中部的外形并邻近颅脑。因此,骨折时常常影响眼、鼻、咬合与容貌,严重时可并发颅脑损伤和颅底骨折。
查看更多关于“颌骨骨折固定的方法有什么呢”的相关常识>>